還在為每天湊滿一萬步苦苦掙扎嗎?別擔心,現在有個更聰明、更省時的新選擇。由澳洲健身教練 Eugene Teo 推廣的「日式散步」(Japanese Walking)正席捲社群媒體,用 30 分鐘就能達到比傳統萬步散步更好的效果。
這項方法源於日本信州大學醫學研究所的研究,由運動生理學家能勢博為高齡族群設計。他將菁英運動員的間歇訓練轉化為適合日常生活的散步模式:快走 3 分鐘 → 慢走 3 分鐘 → 重複 30 分鐘。快走時要達到「想聊天卻會喘」的程度,慢走則像逛街般放鬆即可。
研究結果令人驚艷:每週進行 4 次日式散步的人,在血壓、腿部力量及有氧能力的進步幅度,都明顯優於持續中速散步的對照組。2018 年追蹤研究更顯示,能有效延緩體能衰退。
除了基本的心血管好處,「日式散步」還有額外優勢:
- 燃燒更多熱量:快慢交替能提升心率,卡路里消耗更高。
- 省時高效:30 分鐘就能完成,不必為湊步數煩惱。
- 關節友善:比跑步更溫和,膝蓋和腳踝負擔小。
- 適合各年齡:銀髮族、上班族、產後媽媽都能輕鬆上手。
有產後媽媽分享:「背痛改善、精神變好,就算前一晚只睡 5 小時,這 30 分鐘也比硬撐去跑步舒服多了。」另一位重回運動圈的人則說:「比跑步機無腦走有趣,還能感覺自己體力在進步。」
也有學者指出原始研究設計的限制,建議不必過度神化結果。不過專家們一致認同:任何能讓人起身活動的方法,都值得鼓勵。
健身教練則建議初學者可以先從 1 分鐘快走開始,慢慢進階到 3 分鐘循環,確保身體適應。今天下班後,不妨換上運動鞋,到公園試試看這種快慢交替的散步法,30 分鐘就能感受滿滿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