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健康編輯


中醫大新竹附一的手術房護理師古庭瑜,因為健身,也熱中參加健美比基尼賽。(中醫大新竹附醫提供)

〔記者黃美珠/新竹報導〕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手術護理師古庭瑜,原是80公斤「金剛芭比」,靠著健身與自律減重,成功從80公斤瘦到55公斤,擁有健康體態與小蠻腰,還意外啟動了她參加健美比基尼賽的有趣嗜好。1年半已連續參加4次,展現自信,還讓她站在手術房內、搬運病人施力時,都相對比較不怕受傷和腰酸背痛。

古庭瑜說,她19歲就接觸健身,擔任手術房護理師已3年。由於每台刀至少都要站立2個小時,1天最多曾連續站超過4個小時,再加上搬病人時需要施力,透過重訓讓她懂得站姿挺直,也能正確深蹲以施力。

中醫大新竹附醫的手術護理師古庭瑜靠著健身和自律瘦身窈窕成功。(記者黃美珠攝)

她說,健美比基尼賽評分著重在體態健康、勻稱、以及肌肉的結實度與線條,另還考量體脂肪比例、舞台表現以及整體形象。為了比賽,她每天重訓2小時,假日做有氧運動、騎腳踏車,保持1天至少走1萬步且喝水2000cc。

飲食上,她幾乎拒絕所有餅乾、甜食、珍奶以及炸物。早餐吃燕麥搭配乳清蛋白,午、晚餐固定攝取50克的白飯、100克雞胸肉、蛋以及蔬菜,餓了就喝水或無糖茶,就連外出用餐還自備迷你秤,隨時秤重算熱量。

古庭瑜身高163公分,目前體重維持在55公斤。首次參賽上台不到1分鐘就被請下去,第2次卻拿下新人獎第6名,第3次獲得第5名,今年6月第4次出賽,成績也越來越好。

她說,以前很胖只能穿得保守,現在她能自信地穿上無袖上衣,露出小蠻腰。而這樣的健身成果影響了親友,就連爸媽、姐姐、護理師同事們也都一起健身起來。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琪拉編譯)

科學家正在探索如何在沒有精子和卵子的情況下模擬人類生命起源。他們正在誘導幹細胞簇(可轉化為多種不同特化細胞類型的可編細胞),使其在實驗室中形成與人類胚胎相似的結構。

這些胚胎模型遠非完美複製品。但隨著實驗室競相培育出最相似的胚胎,這些結構正變得越來越複雜,其外觀和行為方式在某種程度上與胚胎相似。這些結構可以進一步研究人類發育及其不孕症的原因。然而,這項研究始於十多年前,其令人眼花撩亂的發展速度正為發育生物學領域帶來倫理、法律和監管的挑戰。

「我們從未預料到科學會如此迅速地發展。這個領域的發展速度之快令人難以置信,具有變革性,然而,隨著這些模型的進步,至關重要的是,必須在一個平衡科學進步與倫理、法律和社會考量的框架下進行研究。」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分子細胞與發育生物學教授阿曼德·克拉克說道。

克拉克是國際幹細胞研究學會 (ISSCR) 胚胎模型工作小組的聯合主席,問題在於,在適當的時間和條件下,研究人員能夠利用這些幹細胞進行多大程度的研究。科學家最終能否複製一個擁有心跳和痛覺的真實胚胎,或是能夠發育成完全發育的人類模型的胚胎?



圖片取自:(示意圖123rf)

就目前的研究而言,沒有任何模型能夠完整模擬人類胚胎的發育過程,也沒有任何模型被認為具有形成胎兒的潛力。對大多數研究團隊來說,創建胚胎模型也是一個碰運氣的過程,只有一小部分幹細胞能夠自組織成類似胚胎的結構。

然而,這些模型確實展現出了胚胎髮育所需的一些內部特徵和細胞類型,例如羊膜、卵黃囊和原條,並且根據克拉克今年6月與他人合著、發表在《幹細胞報告》雜誌上的一篇論文,這些模型「隨著未來的改進,最終可能發育出包括心臟、大腦和其他器官雛形在內的後期胚胎結構,用小鼠細胞製作的類似模型已經達到了大腦開始發育和心臟形成的階段。」

目前,大多數司法管轄區禁止對超過14天的人類胚胎(包括透過體外受精 (IVF) 捐贈的胚胎)進行實驗室研究。雖然一些科學家確實會研究從墮胎中獲得的組織,但由於很少有手術是在胚胎發育的第2週到第4週之間進行的,因此此類組織受到限制。能夠在此發育階段在子宮外培育胚胎模型,為在活體人類胚胎中無法進行的研究鋪平了道路。

資料來源:https://edition.cnn.com

[不許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東契奇今夏有計畫的瘦身。(資料照,歐新社)

張浩群/核稿編輯

〔體育中心/綜合報導〕上賽季被獨行俠交易到湖人的球星東契奇(Luka Doncic),今年夏天開始「甩肉」計畫,近期曝光的照片看起來瘦身有成,而他也在雜誌訪談中,分享了這個暑假的訓練計畫。

東契奇接受《Men’s Health》專訪,直言單從視覺上來看,他感覺自己整個體態都變得更好了,並表示這些是休賽季的訓練、加上生活習慣改變所帶來的成果。

根據東契奇訪談中說法,暑假他在家每天都會進行兩次90分鐘的訓練,包含硬舉、啞鈴臥推、短跑、跨欄等,訓練結束後會再去投籃。

飲食上,他採用無麩質飲食,會攝取低糖、高蛋白的食物,同時還配合間歇性斷食,該篇訪談中表示,這樣的飲食是為了抑制身體發炎、同時可以讓身體更好的恢復。

過去曾傳出,獨行俠交易東契奇的原因之一是對他「飲食、體態管理不夠自律不滿」,對此東契奇曾坦言,這對他來說是一種動力;在經過休賽季的瘦身計畫後,東契奇的物理治療師也表示,東契奇看到了自己的改變,他對此感到很高興。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中醫師表示,掉髮問題與腎虛、氣血不足、肝氣鬱結等因素有關;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羅碧/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落髮年輕化,越來越多人開始有掉髮的問題,甚至髮縫變寬搞得心慌慌。中醫師曾宜萱分享,頭皮護理3方法,包括:清潔、保濕及精油;中醫調理方面可以按壓百會、風池穴、翳風穴、腎經上的太谿、太衝穴等5穴道,有助於改善頭皮狀態和促進頭髮生長。

曾宜萱在臉書專頁「曾宜萱 美學中醫師 美容減重成長健康門診」發文分享,常見的落髮問題除了基因遺傳、營養不足、產後落髮外,近年還有「年輕化」的趨勢,跟環境污染、過多的刺激(頻繁染燙髮、熱造型工具使用)、心理壓力等都有關聯,建議大家先了解自己落髮的原因,才能有效改善。

頭皮護理3招

●清潔:選擇適合自己頭皮、髮質的洗髮精,避免過多加工成份或防腐劑,洗第一次後沖水,是洗掉油脂跟粉塵,記得要再洗第二次,讓頭皮確保有洗乾淨。

●保濕:洗完頭之後,塗抹具有頭皮保濕功能的保濕液,別忘了頭皮也是皮膚的範圍,讓頭皮保濕提升,毛孔可以順利健康成長,千萬別忽略。

●精油:透過草本精油來幫助頭皮、毛髮的健康,像是迷迭香、甘菊的精油,可以促進頭皮血液循環,增強頭皮活力。

她指出,掉髮對中醫來說,是與腎虛、氣血不足、肝氣鬱結等因素有關。

中醫調理4方法

●飲食調整:中醫強調平衡飲食,多食五穀雜糧、新鮮蔬果、高蛋白食物如豆類、雞肉、魚肉等,避免飲食過度偏食或過於油膩的食物。

●調理情緒:情緒波動會對身體健康產生影響,保持心情舒暢,盡量避免情緒激動或壓抑。

●穴位按摩:頭部的百會穴(頭頂正上方的凹陷處)、風池穴(左右側枕骨下緣陷窩處)、翳風穴的按摩可增加血液迴圈和緩解壓力,有助於改善頭皮狀態和促進頭髮生長,另外腎經上的太谿、太衝穴(腳拇指與第二指支骨交接處)也會有幫助。

按摩百會穴、風池穴、太衝穴,有助於改善頭皮狀態和促進頭髮生長。(圖擷取自曾宜萱臉書)

●中藥治療:確認體質跟落髮成因後,藉由草藥調理體內氣血,補腎、養肝、調節氣機,常見的配方有何首烏、女貞子、旱蓮草、當歸、枸杞等,改善掉髮問題。

曾宜萱表示,中醫強調腎肝氣血的調理和平衡,透過適當的飲食、情緒調節、穴位按摩和中藥治療4個步驟來強身健髮,增加自我的信心,改善人際關係。

她提醒,每日充足睡眠與適當釋放壓力也是保持健康髮質的關鍵。

●良好的睡眠可以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有助於頭髮的生長與修復。

●適當釋放壓力則有助於減少身體的壓力激素分泌,有助於維持頭髮健康。

曾宜萱提醒,在繁忙的生活中給自己一些放鬆的時間,睡個好覺,放鬆心情,讓髮質更加亮麗動人。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三千煩惱絲,掉髮最頭痛!國人大約有一半的人都曾經經歷過落髮的困擾,但是不少人對於掉髮或生髮存有一些迷思,像是:「年紀大了掉髮是正常的」、「壓力引起的掉髮會自然恢復」、「植髮就能一勞永逸」,究竟是真的嗎?來聽聽專業皮膚科醫師詳細破解常見5大迷思。



「世界落髮日」(8月的第一個星期六)即將到來,臺灣皮膚科醫學會特別提醒民眾:落髮不是單一疾病,而是一種可能由多種原因造成的現象,包括免疫異常、荷爾蒙失調、感染、慢性發炎或藥物副作用等,絕非單靠洗髮精或補品可以解決。出現異常落髮,應盡速諮詢皮膚科專科醫師,釐清病因對症處理,以免延誤黃金治療期,甚至造成不可逆的頭皮傷害。

落髮影響不容小覷,外觀受損、心理壓力雙重打擊

臺灣皮膚科醫學會表示,頭髮素有「第二張臉」之稱,一旦出現落髮問題,除了外觀改變,對患者心理健康也帶來極大衝擊。許多患者長期受困於錯誤觀念與治療迷思,錯失有效控制病情的時機。

皮膚科醫師簡銘成指出,許多病人以為植髮一勞永逸,其實搭配生髮,才是最佳選擇。1位年輕男性,因為年紀輕輕就頭頂稀疏,聽說植上去的頭髮永遠不會掉,想要靠植髮改善外觀。後來經專科醫師評估,發現稀疏的毛囊都還在,只是變得細軟,建議先用生髮療程,之後光禿的區域再用植髮補強,一年後,豐富髮量再現。

落髮可以分為疤痕性落髮、非疤痕性落髮,絕大多數都是有機會長回來的非疤痕性落髮,疤痕性落髮就是頭皮的毛囊受到疾病或外傷的損害,導致無法長出頭髮。而非疤痕性落髮最常見原因有三個,包括:雄性禿、休止期落髮,以及圓禿(又可稱鬼剃頭)。

臺北榮民總醫院皮膚部陳志強主任還提到,疤痕性落髮誤植髮,反而會惡化。1名中年男性患有「扁平苔癬性禿髮」,屬於慢性發炎造成的疤痕性落髮。因未經診斷直接接受植髮手術,導致毛囊無法存活,術後疤痕擴大,最終需回皮膚科接受抗發炎治療控制病情。

臺北榮民總醫院皮膚部陳志強主任表示,俗稱鬼剃頭的圓形禿,許多人以為是壓力造成,其實是免疫疾病。1位年輕女性因突發性落髮,自行服用補品與舒壓產品,數月未改善。經皮膚科檢查,確診為「圓禿」合併「甲狀腺功能異常」,接受免疫與內分泌治療後才逐漸改善。

不是每個掉髮都能植髮,先確診才是關鍵

「有些患者誤以為植髮是萬靈丹,但其實並非每一種落髮都適合植髮。」醫學會指出,若頭皮仍處於發炎期或屬於疤痕性落髮,貿然植髮反而會導致毛囊無法存活、術後失敗甚至頭皮惡化。

因此,建議民眾選擇由皮膚科或具毛髮專業訓練的皮膚外科醫師進行評估與手術,不僅能提高植髮手術的成功率,也能在術前排除其他不宜植髮的疾病,大幅提升安全性與療效。


植髮就能一勞永逸?壓力引起的掉髮會自然恢復?醫師破解常見5大迷思

「世界落髮日」(8月的第一個星期六)即將到來,臺灣皮膚科醫學會同步公布民眾對落髮常見的5大迷思。(圖片提供/臺灣皮膚科醫學會)

破解常見5大迷思

臺灣皮膚科醫學會同步公布民眾對落髮常見的5大迷思:

1.年紀大了掉髮是正常的→ 錯,有可能是病理性落髮。

2.換洗髮精就會改善→ 錯,診斷才是關鍵。

3.壓力引起的掉髮會自然恢復→ 錯,不是每一種都會自然好轉。

4.植髮就能一次搞定→ 錯,需確認頭皮狀況是否適合。

5.補品能長髮→ 不完全正確,除非有明確缺乏。

落髮背後可能潛藏更深層的身體警訊,唯有透過皮膚科醫師進行專業診斷,才能選擇正確且有效的治療方式。臺灣皮膚科醫學會呼籲:出現異常落髮,第一時間請諮詢皮膚科,讓專業協助您找回頭皮健康與自信人生。

手刀快來點!0元購高濃度魚油!快加入【華人健康網VIP開團購】享好康!>>>

【延伸閱讀】

減肥或延緩性早熟,吃益生菌有用嗎?侯家瑋醫師:5要訣吃益生菌守護健康

減肥節食狂掉髮、冒白髮,怎麼自救?吳明珠中醫師:吃養髮蛋3妙招,幫助生髮

狂掉髮、易疲倦,甲狀腺機能亢進找上門!周宗翰中醫師:保養4要訣、2茶飲遠離甲亢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248/9678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華人健康網

https://www.top1health.com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記者 宋祥霖/高雄 報導】高雄市近日因西南氣流導致山區連續豪大雨不斷,台20線南橫路段多處坍方與便橋封閉,多處山區部落交通受阻,其中桃源區北三里(復興、拉芙蘭及梅山)部落成孤島,在地桃源區衛生所邱孟肇所長心繫部落民眾健康,連日來除先掌握慢性病患用藥、視訊看診,今(2)見雨勢未歇道路仍未搶通,決定背起藥箱親自跋山涉水進駐醫療,原本半小時路程改走山到耗費兩個多小時才抵達,讓等候醫療民眾感動不已。

邱孟肇所長今天是在衛生所及區公所同仁與布農族勇士同行下,背負三大箱藥品,以步行接力方式往北三里前進,由於山區豪大雨不斷,沿途道路坍塌嚴重,歷經濕滑山徑與惡劣地形阻隔,僅能以背負方式通行,途中亦獲公路總局工務段協助,全程以步行接力方式完成任務,同行人員即使雨淋泥濘也持續挺進,一到北三里部落一抵達隨即拿出聽診器,照護部落民眾健康,收到當地民眾歡迎感佩。

衛生局表示,因應豪大雨可能影響,為避免慢性病患中斷服藥,衛生所日前先聯繫在地里長協助廣播,掌握近期需回診領慢性病藥物或不舒服民眾,邱孟肇所長透過視訊看診並掌握民眾原領取慢性處方簽藥物,再由衛生所同仁親自至六龜區健保藥局協助領取藥品帶上山,統計已看診需協助送藥部落民眾有復興里3位、拉芙蘭里5位病患,但因連日雨勢未停歇,道路尚未搶通,所長心繫部落患者,毅然決定背起藥箱,親自進入桃源區北三里部落。

衛生局表示,邱孟肇所長曾獲醫療奉獻獎,在桃源區擔任主任兼醫師已超過20多年,常年駐守高雄市最偏遠的山區,說著布農族語、理解族人生活,用專業與信念陪伴部落度過每一次的風雨,從視訊問診到行動醫療、再到挺進部落駐點服務,多年來以這樣的模式落實偏遠醫療,確保醫療不中斷,即便風雨難測,衛生所醫療團隊以行動守護在地居民健康,展現醫療韌性與在地責任感。(圖:記者宋祥霖翻攝)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立委黃捷補教恩師鄭奇不幸罹患急性缺血性腦中風病逝。奇美醫院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志金表示,把握辨識口訣「FAST」,掌握黃金治療搶命。圖為黃捷服務處,她曾於選舉期間與恩師相遇、互打氣。(資料照)

李惠芬/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民進黨立法委員黃捷在高雄女中時上的補習班,其中數學補教名師「鄭奇」上月(7月)27日因急性缺血性腦中風,不幸病逝。黃捷今(1日)親自前往弔奠,並於臉書寫著:「去年(2024年)選舉期間,曾在路口相遇,老師也溫暖地為我加油打氣,今天前來參加老師的告別式,獻上一份深切的思念與敬意」。澄清醫院胸腔外科醫師杜承哲表示,急性缺血性腦中風發病3小時內為黃金搶救時間。奇美醫院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志金也分享,「FAST」口訣辨識腦中風。

鄭奇本名鄭敏志,畢業於台大生科系,2009年成立補習班,與學生打成一片,在高雄補教業數學領域十分有名氣。不幸消息傳來,同學紛紛上網留言:「老師一路好走~多年前上課跟您鬥嘴的景象還歷歷在目…謝謝老師,很慶幸高中數學有您!」、「上過老師的課,讓我對數學改觀、不再自暴自棄!」、「非常關心學生的老師,生病當天還來上課…」、「生病?!明明才剛上完他的課…」。

腦中風在國人十大死因中排名第四,其中80%為缺血性腦中風。對於大血管阻塞引起的急性缺血性腦中風,關鍵在「從腦中風發作到成功打通阻塞血管」所需的時間越短越好,每延遲30分鐘,病人恢復生活自主能力的機會就會減少10-15%。杜承哲說,急性缺血性腦中風目前最有效的治療方式,是在發病3小時內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若確認有顱內大血管阻塞,則可在8小時(後循環中風為24小時)內進行顱內動脈取栓術。

在粉絲專頁「Icu醫生陳志金」發文分享,腦中風辨識「FAST」口訣:
● Face 臉:
觀察患者面部表情,兩邊的臉是否對稱。
● Arm 手臂:
請患者將兩手抬高平舉,觀察其中一隻手是否會無力下垂。
● Speech 說話
請患者讀一句話,觀察是否完整清晰。
● Time 時間:
有以上任一症狀,記下發作時間,立刻送醫,把握急性中風搶救黃金3小時。

陳志金指出,「FAST」可以辨識出85.9%的缺血性腦中風,但有14.1%的病人會被遺漏;若再加上 Balance(步態平衡或腳無力)、Eyes(眼睛/視力問題),「BE FAST」則可以將辨識的敏感度提升到95.6%,如此一來,被遺漏的病人只剩下4.4%!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隨著海外自由行日漸熱絡,不少台灣女性在規劃韓國旅遊時,除了購物、美食與文化體驗外,也逐步關注當地具備隱私性與品質服務的肌膚保養選項。根據自由行旅客分享,安排在旅途中進行溫和照護與肌膚保養的服務,已成為一種結合放鬆與自我照顧的新旅遊方式。
位於首爾江南區清潭洞的 FIDES CLINIC,由韓國皮膚專科醫師沈大玹(Dr. Jayden Shim)所創立,是當地採預約制的醫療保養診所之一。院方表示,該診所主打小規模接待、強調隱私與個別諮詢,並由院長本人全程負責療程規劃與施作,部分療程如保濕、修復與拉提等,受到亞洲女性青睞。

有來自台中的旅客分享,與朋友一同自由行期間前往FIDES CLINIC,療程過程輕鬆、語言溝通順暢,也不影響原有行程,「像是幫自己多安排了一場休息時間,回國後感覺身心狀態都很不錯。」
FIDES CLINIC強調個別化溝通與療程建議,並配有中文諮詢服務,協助海外旅客了解流程與選項。院方指出,療程安排前建議由專業人員進行說明與評估,並依個人膚質與需求討論適合的選擇。診所每日接待人數有限,預約建議提前三至五天聯繫安排。

雖診所目前不提供退稅(Tax Refund)服務,但憑藉其在地專業與穩定品質,仍吸引不少台灣自由行旅客主動預約體驗,成為旅途中結合照護與休息的新選項。

更多相關資訊可搜尋「FIDES CLINIC」官方帳號

LINE 官方帳號 @fides_tw
Instagram:@fidesclinic_tw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專家:肌酸對所有人有益,無論是否有在健身

健身房之外,肌酸成為健康討論的焦點。肌酸主要與增強肌肉有關,現在認為是對大腦功能、老化及能量代謝有重要作用的強大分子。研究顯示,肌酸不僅對運動員有益,還能改善認知表現、老化時保護肌肉,並在壓力時期供應細胞能量。

德州農工大學運動與營養實驗室主任理查德·克雷德博士指出,肌酸對整體細胞能量扮演關鍵角色。肌酸是肌肉物質,與磷酸結合形成肌酸磷酸,提供細胞能量。當身體面臨壓力,如運動或某些疾病代謝異常,肌酸磷酸對維持細胞能量至關重要,且有許多益處。

雖然身體每天能自然合成約1公克肌酸,但專家建議健康成人每日攝取3~5公克肌酸以彌補飲食不足,運動員負荷期可能需要更高攝取量達20公克。克雷德博士指出,多數人飲食攝取肌酸不足,尤其素食者和不吃魚肉的人。紅肉或魚類(如鮭魚)每磅僅含約1公克肌酸,需大量卡路里取得足夠肌酸,使補充劑變得重要。

有目標的運動員,克雷德建議一週每天補充5公克四次(即每日20公克),能幫助肌肉儲存更多能量,改善高強度運動表現、恢復及認知度。之後每天攝取5~10公克即可維持肌酸儲備,提供大腦足夠肌酸。

年齡增長後,肌酸對每個人都很重要。克雷德表示,肌酸可幫助老年人抵抗肌肉品質和認知力下降,青少年低飲食肌酸攝取與生長緩慢、肌肉減少和體脂肪增加有關。

《國際運動營養學會期刊》綜合評估,克雷德及同事分析685項肌酸補充臨床實驗,以評估安全性和副作用頻率。結果顯示,服用肌酸與服用安慰劑的參與者副作用率並無顯著差異,與現代研究達成共識(健康成年人適量補充算安全),但有腎臟疾病者應謹慎。

儘管有強力證據支持,克雷德說肌酸長期受誤解和錯誤資訊影響。他身為國際運動營養學會成員,最近重申肌酸安全性和有效性,並呼籲遊說者和政策制定者不要限制使用。克雷德強調:「網路和媒體對肌酸的負面報導並沒有任何數據支持。肌酸很安全,對每個人都很重要,不只對健美運動員和運動員。」

(首圖來源:Unsplash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