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醫療文獻 網路分享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張孝義/台北報導

台南64歲的劉姓男子在奇美醫院陪護住院的妻子時,因不滿女護理師執行護理指導時的態度,揚言投訴護理師,他卻按壓護理師左胸前之識別證5次,護理師提告性騷擾,台南地院法官審理後,認劉男所為違反醫療法以非法之方法妨害護理師執行醫療業務,判刑3月、得易科罰金。

劉男是於去年8月6日在奇美醫院陪護住院的妻子,對護理師心生不滿,在護理師於病房中教導其妻換藥注意事項而執行護理指導及諮詢等醫療業務時,猝然伸手觸碰並按壓護理師左胸前之識別證(名牌)處,以此方式觸摸護理師之胸部部位得逞。

劉男在法院審理時坦承與護理師發生衝突,且曾向護理師胸前之名牌處伸手,但否認犯罪,辯稱是因護理師態度不佳,伸手想看她的名牌,護理師馬上擋住胸部,他就縮手了。

護理師則指控,劉男之妻並非她負責的病床,她只是協助同事,當她詢問是否準備換藥用品及何人學習換藥的時候,被劉妻及劉男認為她態度很差,說要申訴她。劉男直接伸手觸碰她掛在左胸前的識別證且往下按壓3下,她說「你不能隨便碰我」,劉男說要看她的名字,說完後又稱「不然我跟你道歉」,她往後退一步,但劉男手未放下又繼續伸手按壓她左胸前識別證2下,她再說了一次「你不能隨便碰我啊」。

法官傳喚護理師的同事黃姓護理師出庭,證稱當時在病房外聽到比較大聲像爭執吵架的聲音,她就進去病房,看到病人家屬用手戳護理師的左胸口識別證好幾下,她於是去找護理長協助。

法官認為,劉男猝然伸手觸碰、按壓護理師左胸前之識別證處,因該處緊貼護理師胸部,就一般社會觀念而言,自屬相當私密且與性或性別有關,不容他人隨意碰觸之身體部位;又劉男僅因其個人對護理師有所不滿即採取這種舉動,衡情已足使護理師感到敵意、冒犯,不當影響護理師工作之進行,益見劉男所為確合於性騷擾之定義甚明。

法官並認為,劉男除了性騷擾,其行為更是對領有中央主管機關核發之護理師等醫事專門職業證書的人員,影響護理師的正常工作,違反醫療法之以非法之方法妨害告訴人執行醫療業務,因此依從一重之非法妨害醫事人員執行醫療業務罪處斷,判處劉男徒刑3月、得易科罰金。

照片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資料照片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軍法傳票傳喚賴總統 台灣自治政府「臨時總統」聲押禁見

鍾文智落跑 審判長交付人審會、受命法官移送職務法庭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Sutter Health 正在擴大使用 Flosonics Medical 的穿戴式超音波設備,這款設備可幫助臨床醫生快速且非侵入性地評估液體反應性。 Sutter 的急診部門醫療主任 John Skovran 醫生表示,該工具的易用性推動了快速普及。 Sutter Health 表示 Flosonic 的穿戴式超音波可以在急診室拯救生命 這篇文章首先出現在 MedCity News 上。

#Sutter Health, Flosonics Medical

Newsflash | Powered by GeneOnline AI
原始資料來源: Katie Adams 01 Aug 2025 23:07:37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生命誠可貴,健康價更高。」

用最簡單的話說:這篇文章要告訴大家,全民醫療保險(Universal Health Coverage, UHC)是全球重要的公共衛生政策挑戰,不同國家依據價值與制度選擇不同的模式,都有利弊與取捨。

全民醫療保險(又稱「全民健康覆蓋」,Universal Health Coverage, UHC)是 21 世紀重要的全球政策議題,各國依據不同價值觀與制度背景形成 Beveridge、Bismarck 與單一支付制三種典型模式,每種模式在經濟效率、社會公平與政治可行性之間都存在不同的利弊取捨,需要透過長期社會對話來找到最適合的制度設計。

由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世界銀行(World Bank)全力支持,並納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UHC 不僅是一套保險制度,而是確保每個人都能在需要時,獲得高品質醫療照護,且不因費用產生財務困難。

這一願景強調的是健康作為基本人權與社會平等的核心價值。然而,在實踐這個目標的過程中,不同國家依其歷史背景、財政能力、社會觀念等,形成了三種典型制度:Beveridge 模式、Bismarck 模式與 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模式,各有特色與爭議。

三大典型模式交鋒:Beveridge、Bismarck 與單一支付制度的比較透視

貝佛里奇(Beveridge)模式,取名自英國社會改革家威廉.貝佛里奇(William Beveridge),其基本設計是由政府稅收全額資助醫療服務,並由公營機構提供照護。此制度下,醫療對使用者完全免費,並由國家統一控管資源配置與預算,如英國的 NHS(National Health Service)即是經典範例。其優點是成本控管得力、行政效率高,但缺點也明顯,例如長期候診與有限的選擇自由,經常成為批評焦點。

相對地,俾斯麥(Bismarck)模式源於德國,特色是以法定社會保險為核心,由雇主與員工共同繳納保費,交由非營利、受監管的「疾病基金(sickness funds)」負責籌資與管理,醫療提供則多由私人機構進行。這種模式在德國、法國、日本與瑞士普遍實施,提供更多選擇自由與短候診時間,同時保有社會團結與收入再分配的精神。不過,其行政成本較高、資源使用效率受挑戰,亦成制度設計的考驗。

第三種模式為單一付款人制度(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NHI),如加拿大、臺灣、南韓所採用。此模式由政府主導單一保險計畫,透過稅收或強制保費徵收,集中支付所有醫療費用。民間機構仍為服務提供者,結合了公部門的成本控制力與私部門的服務彈性。例如臺灣的全民健保自 1995 年實施至今,以低行政成本與高涵蓋率聞名,顯示此模式在資源整合與效率提升上具有顯著優勢,但也面臨醫療濫用與財政可持續性等長期挑戰。

財務與效率的試煉:UHC 背後的經濟爭論與長期效益

從經濟面來看,推動 UHC 最常見的質疑在於其財務負擔是否可承受。然而支持者認為,相較於現行多付款制度,UHC 可顯著降低行政成本。以美國為例,其複雜的保險體系造成高達 925 美元的人均行政支出,占全國醫療支出 8% 至 18%;而臺灣健保僅約 2%,顯示單一付款制度的簡化優勢。

此外,UHC 有助於提升生產力與勞動市場效率,因為健康人口更具工作能力,且不再因保險綁定於工作而陷入「就業鎖定」困境。這些改革效益不只表現在個人層次,亦對整體 GDP 帶來長期正面貢獻。

然而,反對者強調政府支出與稅收規模的劇烈擴張,可能造成財政赤字與經濟拖累。例如推估美國若實施單一支付制度,十年內總成本可能高達 32 至 44 兆美元,需大幅提高薪資稅與所得稅。

國會預算局分析指出,因邊際稅率提高與民眾可支配所得增加,將出現工作時間減少與退休提早現象,可能造成 GDP 減少 1% 至 10%。此外,保險業與相關產業將面臨結構性裁員,短期內恐帶來失業與產業震盪。

公平與自由的兩難:醫療倫理中的價值選擇與社會分配機制

除了經濟層面,UHC 涉及的社會與倫理問題更牽動人心。支持者認為,健康是一種基本權利,不應依市場能力分配。透過全民保障,可減少貧富差距對健康結果的影響,落實社會正義。

事實上,美國每年因缺乏醫療保障導致破產的家庭達 53 萬個以上,健康差距因收入、種族、地理位置而顯著拉大。推行 UHC,不僅能提高人均壽命與預防性照護,也能讓慢性病有效管理,減少急診與住院支出,提升整體醫療系統的永續性。

然而,UHC 亦存在倫理爭議。最常被提及的是「排隊制」問題,尤其在加拿大與英國,候診時間長導致病患焦慮與健康惡化。儘管如此,批評者忽略了另一種更隱形的排隊方式:價格。

美國雖無制度性等待,但許多低收入族群無力負擔檢查與手術費用,等同於永久排除於醫療之外。換言之,所有制度都須面對稀缺資源的分配,差別僅在是依時間還是財力進行配給,這成為社會價值選擇的倫理核心。

此外,自由選擇權的保障與制度設計之間的張力也是爭議重點。特別是在美國,對「政府壟斷」的疑慮深植民心,反對者認為單一付款制度限制個人選擇與私人市場,侵犯自由市場原則。

部分提案更嚴格禁止個別醫師提供非公共保險服務,引發關於醫病契約與自治的憂慮。這些倫理挑戰提醒我們,在推動制度改革時,除了財務與效率,更須正視人民對自由、公平與尊嚴的期待。

制度之外的戰場:政治敘事、既得利益與改革推動的現實挑戰

最後,政治層面是推動 UHC 最大的挑戰之一。制度本身的技術優劣往往不如政治敘事重要。美國過去幾十年多次試圖改革,但常被標籤為「社會化醫療」、「醫療共產主義」,被政治意識形態阻擋。

強大的利益團體如保險公司與藥廠積極遊說,擋下可能損害其利益的法案。此外,民意對全民醫療原則雖多表支持,但在具體方式上則意見分歧。例如 2024 年 Gallup 民調顯示,62% 美國人支持政府確保全民有保險,但對於是否應該廢除私人保險,則各有看法,形成改革的兩難局面。

綜合來看,各種醫療制度皆有其強項與不足。高效率如臺灣面臨財務壓力,高滿意度如瑞士行政成本亦高,制度成功與否與其設計細節與社會共識息息相關,而非單一模型優劣可決定。

未來任何國家若要邁向 UHC,必須在成本控制與選擇自由、公平性與創新、行政效率與制度彈性、以及等待時間與支付能力之間,進行明確選擇,並公開誠實地討論制度背後的倫理與價值。這是一場技術與理念並重的長期社會對話,而非單一政策工具的應用。

完整參考資料

Universal Health Coverage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accessed July 17, 2025, https://www.who.int/health-topics/universal-health-coverage

Universal Health Coverage Overview – World Bank, accessed July 17, 2025, https://www.worldbank.org/en/topic/universalhealthcoverage

Universal health care – Wikipedia, accessed July 17, 2025, https://en.wikipedia.org/wiki/Universal_health_care

Universal Health Care: Overview | EBSCO Research Starters, accessed July 17, 2025, https://www.ebsco.com/research-starters/consumer-health/universal-health-care-overview

Universal Health Coverage: A Political Struggle and Governance Challenge – PMC, accessed July 17, 2025,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4627521/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Health Systems | KFF, accessed July 17, 2025, https://www.kff.org/health-policy-101-international-comparison-of-health-systems/

Mirror, Mirror 2024: A Portrait of the Failing U.S. Health System – Commonwealth Fund, accessed July 17, 2025, https://www.commonwealthfund.org/publications/fund-reports/2024/sep/mirror-mirror-2024

Envisioning a Better U.S. Health Care System for All: Coverage and Cost of Care, accessed July 17, 2025, https://www.acpjournals.org/doi/10.7326/M19-2415

Universal Health Care | Pros, Cons, Debate, Arguments, Medicare …, accessed July 17, 2025, https://www.britannica.com/procon/universal-health-care-debate

Mirror, Mirror 2024: A Portrait of the Failing U.S. Health System …, accessed July 17, 2025, https://www.commonwealthfund.org/sites/default/files/2024-09/Blumenthal_mirror_mirror_2024_final_v2.pdf

Health Care Systems – Four Basic Models | Physicians for a National …, accessed July 17, 2025, https://www.pnhp.org/single_payer_resources/health_care_systems_four_basic_models.php

Universal Healthcare’s Pros and Cons | Intuit Credit Karma, accessed July 17, 2025, https://www.creditkarma.com/insurance/i/universal-healthcare-pros-and-cons

Research All Sides of the Universal Healthcare Debate – Gale Blog, accessed July 17, 2025, https://blog.gale.com/research-all-sides-of-the-universal-healthcare-debate/?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research-all-sides-of-the-universal-healthcare-debate

Adopting a Single-Payer Health System – American Public Health Association, accessed July 17, 2025, https://www.apha.org/policy-and-advocacy/public-health-policy-briefs/policy-database/2022/01/07/adopting-a-single-payer-health-system

Economic Effects of Five Illustrative Single-Payer Health Care Systems, accessed July 17, 2025, https://www.cbo.gov/system/files/2022-02/57637-Single-Payer-Systems.pdf

An overview of the healthcare system in Taiwan – PMC, accessed July 17, 2025,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3960712/

The Economic Case for Health Care Reform – Obama White House Archives, accessed July 17, 2025, https://obamawhitehouse.archives.gov/administration/eop/cea/TheEconomicCaseforHealthCareReform/

The Equity Effect of Universal Health Care – PMC – PubMed Central, accessed July 17, 2025,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10733771/

Pros and Cons of Universal Healthcare aka Medicare for all – Coronis Health, accessed July 17, 2025, https://wp.coronishealth.com/blog/pros-and-cons-of-universal-healthcare-aka-medicare-for-all/

Universal Healthcare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 Healthy Debate – PMC, accessed July 17, 2025,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7692272/

Economic Effects of Five Illustrative Single-Payer Health Care Systems: Working Paper 2022-02, accessed July 17, 2025, https://www.cbo.gov/publication/57637

What benefits and drawbacks would the U.S. experience by switching to universal healthcare? : r/PoliticalDiscussion – Reddit, accessed July 17, 2025, https://www.reddit.com/r/PoliticalDiscussion/comments/1je7q52/what_benefits_and_drawbacks_would_the_us/

Universal healthcare pros & cons: a physician’s perspective – Sermo, accessed July 17, 2025, https://www.sermo.com/resources/universal-healthcare-pros-cons-a-physicians-perspective/

Health at a Glance 2023 | OECD, accessed July 17, 2025, https://www.oecd.org/en/publications/health-at-a-glance-2023_7a7afb35-en.html

Pros, Cons, and the Barriers to Implementing a Universal Healthcare System in the United States, accessed July 17, 2025, https://rdw.rowan.edu/cgi/viewcontent.cgi?article=1742&context=stratford_research_day

Single-Payer is Not the Solution to America’s Health Care Problems …, accessed July 17, 2025, https://www.heritage.org/health-care-reform/commentary/single-payer-not-the-solution-americas-health-care-problems

How long are Canadians waiting to access specialty care? Retrospective study from a primary care perspective, accessed July 17, 2025,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7292524/

Health Care Wait Times | Fraser Institute, accessed July 17, 2025, https://www.fraserinstitute.org/categories/health-care-wait-times

Challenges and impacts from wait times for specialist care identified by primary care providers: Results from the MAAP study cross-sectional survey, accessed July 17, 2025,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10448708/

NHS key statistics: England – House of Commons Library, accessed July 17, 2025, https://commonslibrary.parliament.uk/research-briefings/cbp-7281/

The past and future of NHS waiting lists in England | Institute for Fiscal Studies – IFS, accessed July 17, 2025, https://ifs.org.uk/publications/past-and-future-nhs-waiting-lists-england

The Truth on Wait Times in Universal Coverage Systems – Center for American Progress, accessed July 17, 2025, https://www.americanprogress.org/article/truth-wait-times-universal-coverage-systems/

The Ethics and Reality of Rationing in Medicine – PMC, accessed July 17, 2025,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3415127/

Who Should Ration? | Journal of Ethics |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accessed July 17, 2025, https://journalofethics.ama-assn.org/article/who-should-ration/2017-02

Rationing of health resources: What is ethical? – The BMJ, accessed July 17, 2025, https://www.bmj.com/content/370/bmj.m2793/rr

Other countries with universal health care don’t have Canada’s long wait times, accessed July 17, 2025, https://www.fraserinstitute.org/commentary/other-countries-with-universal-health-care-dont-have-canadas-long-wait-times

(PDF) Satisfaction with the Healthcare System in OECD Countries, accessed July 17, 2025,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81280270_Satisfaction_with_the_Healthcare_System_in_OECD_Countries

United States in a class by itself for bad health care system: report – Medical Economics, accessed July 17, 2025, https://www.medicaleconomics.com/view/united-states-in-a-class-by-itself-for-bad-health-care-system-report

accessed January 1, 1970, https.commonwealthfund.org/publications/fund-reports/2024/sep/mirror-mirror-2024

Healthcare systems need to better respond to patients’ needs, finds …, accessed July 17, 2025, https://www.oecd.org/en/about/news/press-releases/2025/02/healthcare-systems-need-to-better-respond-to-patients-needs-finds-first-international-oecd-patient-survey.html

Indicator overview: Country dashboards and major trends | OECD, accessed July 17, 2025, https://www.oecd.org/en/publications/health-at-a-glance-2023_7a7afb35-en/full-report/indicator-overview-country-dashboards-and-major-trends_d4962905.html

France health system information, accessed July 17, 2025, https://eurohealthobservatory.who.int/countries/france

Healthcare Systems: France | Civitas, accessed July 17, 2025, https://www.civitas.org.uk/content/files/france.pdf

France: Health system review – PubMed, accessed July 17, 2025,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1406338/

France – Economy and Finance, accessed July 17, 2025, https://economy-finance.ec.europa.eu/document/download/72871a4e-3e76-4c91-8e8d-37d99a7490ff_en?filename=joint-report_fr_en.pdf&prefLang=hu

Understanding the French Healthcare System 101: A Guide for Expats, accessed July 17, 2025, https://www.fabfrenchinsurance.com/health/understanding-the-french-healthcare-system-101-a-guide-for-expats/

The Health Care System Under French 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Lessons for Health Reform in the United States – PubMed Central, accessed July 17, 2025,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1447687/

Germany | International Health Care System Profiles …, accessed July 17, 2025, https://www.commonwealthfund.org/international-health-policy-center/countries/germany

Health care in Germany: Learn More – The German healthcare …, accessed July 17, 2025, 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298834/

The German healthcare system – Bundesministerium für Gesundheit, accessed July 17, 2025, https://www.bundesgesundheitsministerium.de/fileadmin/Dateien/5_Publikationen/Gesundheit/Broschueren/200629_BMG_Das_deutsche_Gesundheitssystem_EN.pdf

Germany: health system summary 2022, accessed July 17, 2025, https://eurohealthobservatory.who.int/publications/i/germany-health-system-summary-2022

(PDF) Germany: Health System Review – ResearchGate, accessed July 17, 2025,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53097065_Germany_Health_System_Review

Health Care Around the World: Taiwan & Its ‘World’s Best’ Medical System – UMHS, accessed July 17, 2025, https://www.umhs-sk.org/blog/health-care-around-world-taiwan

Taiwan’s health care system: The next 20 years – Brookings Institution, accessed July 17, 2025, https://www.brookings.edu/articles/taiwans-health-care-system-the-next-20-years/

Taiwan’s healthcare tale: Navigating Accessibility, Affordability, and Quality in an Ageing Society – Business Sweden, accessed July 17, 2025, https://www.business-sweden.com/insights/articles/taiwans-healthcare-tale-navigating-accessibility-affordability-and-quality-in-an-ageing-society/

Healthcare for all — A critical review of Taiwan’s 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system through a social institution lens |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accessed July 17, 2025, https://health.oregonstate.edu/research/publications/101016jjfma202407003

Growing Concerns and Controversies to Taiwan’s 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What are the Lessons from Mainland China, South Korea and Singapore? – Boston University, accessed July 17, 2025, https://www.bu.edu/gdp/2018/04/06/growing-concerns-and-controversies-to-taiwans-national-health-insurance-what-are-the-lessons-from-mainland-china-south-korea-and-singapore/

Reforming Taiwan’s 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From Exploitation to Equitable Participation, accessed July 17, 2025, https://globaltaiwan.org/2025/01/reforming-taiwans-national-health-insurance-from-exploitation-to-equitable-participation/

Healthcare quality and outcomes – OECD, accessed July 17, 2025, https://www.oecd.org/en/topics/health-care-quality-and-outcomes.html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病患資料:誰擁有?誰掌控?誰受益?

「我們並非擁有病患資料,只是暫時保管它。」這句話點出了醫療數據時代的核心議題:

病患資料的所有權、控制權以及資料利用的受益者歸屬。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從電子病歷、穿戴式裝置到基因檢測,大量的病患資料被生成和儲存。這些資料蘊藏著巨大的潛力,可以推動醫學研究、提升醫療品質、促進個人化醫療,甚至預測和預防疾病。然而,資料的所有權和使用方式卻充滿爭議。

傳統觀念認為,病歷屬於醫療機構,病患只有閱覽權。然而,隨著個人資料保護意識的抬頭,越來越多人主張病患應該擁有自身資料的所有權和控制權。他們認為,自己的身體數據理應由自己掌控,包括決定誰可以使用、如何使用以及使用目的。

資料保管的責任與挑戰

將醫療機構視為病患資料的「保管者」更貼近現實。醫療機構負有保護資料安全和隱私的責任,同時也需要確保資料的可用性,以利於醫療照護和研究。然而,這並非易事。

首先,資料安全是巨大的挑戰。醫療機構需要投入大量資源,建立完善的資訊安全系統,防止資料洩露和濫用。近年來,醫療機構遭受網路攻擊的事件層出不窮,凸顯了資料安全的脆弱性。

其次,資料的互通性也是一大難題。不同醫療機構之間的系統往往不相容,導致資料難以共享和交換,限制了資料的利用價值。例如,一位病患在不同醫院就診的資料可能分散在不同的系統中,醫生難以全面掌握病患的病情,影響診斷和治療。

再者,如何在保障病患隱私的前提下,有效利用資料進行研究和創新,也是一個需要謹慎思考的問題。去識別化技術的發展為資料共享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但如何確保去識別化後的資料仍然具有研究價值,同時又能有效保護病患隱私,仍需進一步探索。

病患賦權:資料自主與共享

賦予病患資料自主權是未來的趨勢。病患應該能夠方便地存取、管理和分享自己的醫療資料。例如,他們可以授權醫生存取資料進行診斷和治療,也可以選擇將資料提供給研究機構,促進醫學發展。

一些國家和地區已經開始推動病患資料自主的相關政策和法規。例如,歐盟的《一般資料保護規範》(GDPR)賦予個人更大的資料控制權,包括存取權、更正權、刪除權等。

然而,病患資料自主也帶來新的挑戰。如何確保病患在充分了解資訊的情況下做出明智的決定?如何避免資料被濫用或誤用?這些問題都需要進一步探討和解決。

資料共享:促進醫療進步的關鍵

在保障病患隱私和資料安全的前提下,促進資料共享至關重要。資料共享可以加速醫學研究,推動新藥和新療法的開發,提升醫療品質,最終造福更多病患。

例如,透過分析大量的病患資料,研究人員可以發現疾病的早期徵兆,開發更有效的診斷方法,甚至預測疾病的發生。此外,資料共享還可以促進個人化醫療的發展,根據病患的基因、生活習慣等因素,制定更精準的治療方案。

未來展望:建立互信的資料生態系統

未來,我們需要建立一個互信的資料生態系統,讓病患、醫療機構、研究機構等各方都能在保障隱私和安全的前提下,共享和利用資料,共同推動醫療進步。這需要政府、產業、學術界等多方合作,制定相關的政策和規範,建立資料共享的標準和平台,同時加強公眾教育,提升人們對資料安全和隱私保護的意識。

我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可以找到平衡資料利用與隱私保護的最佳方案,讓病患資料真正成為推動醫療進步的寶貴資源。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實現「資料為善」的願景,讓科技進步的成果惠及每一位病患。

我的觀點

我認為,病患資料的所有權雖然複雜,但最終應該回歸到病患本身。醫療機構和研究機構扮演的是資料保管者和使用者的角色,他們有責任和義務保護資料的安全和隱私,並在符合倫理和法律的前提下使用資料。同時,政府也應該扮演更積極的角色,制定相關政策和規範,引導和規範資料的使用,確保資料被用於造福病患和社會。

建立一個以病患為中心的資料治理模式,讓病患能夠自主掌控自己的資料,並參與到資料的使用決策中,是未來醫療數據發展的重要方向。這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建立互信的合作機制,才能讓病患資料的價值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最終推動醫療的進步和發展。

Newsflash | Powered by GeneOnline AI
原始資料來源:GO-AI-7號機 Thu, 31 Jul 2025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台灣新聞雲報]記者王俊欽/花蓮報導

由台灣愛滋病學會與台灣愛滋病護理學會共同發起的「U Café應援活動」,花蓮縣衛生局今(30)日再度應援活動,透過一杯溫暖的咖啡,開啟醫病間的友善對話,讓愛滋感染者在就醫過程中感受到尊重與支持。活動現場設置互動畫布「愛的打勾勾」,邀請醫護人員共同參與創作,象徵對友善醫療的承諾,為愛滋感染者創造更安全、友善的醫療環境。
花蓮縣衛生局朱家祥局長表示,現代的醫療,愛滋已是可控制的慢性疾病,感染者若規律服藥並達到病毒量測不到,就不會透過性行為傳染給他人。愛滋感染者並非絕症只要穩定接受治療,不但可維持正常的生活與工作,也不具傳染力。醫護人員只需遵守標準防護措施,即可安心照護感染者,攜手打造無歧視、無懼的友善醫療環境。衛生局持續扮演友善醫療的實踐者,透過跨專業合作與正確教育,讓感染者如同其他人一樣,獲得無差別的專業醫療照護。

朱局長進一步表示,愛滋病毒主要透過三大途徑傳染:性行為傳染、血液傳染和母子垂直傳染,因此不會經由日常的握手、擁抱、共用餐具、廁所或辦公設備等方式傳染。朱局長也特別呼籲家長,性教育的啟蒙應從家庭做起,關心與陪伴,是孩子最需要的保護。主動談性不是鼓勵性,而是教孩子學會保護自己。衛生局與教育處已於7月4日至5日聯合辦理「114年度花蓮縣性病防治暨性教育種子師資培訓課程」,邀集13鄉鎮市教師、護理師、家長、彩虹愛家、原家中心等團體共78人參與,期望透過教育扎根,強化性健康意識與正確認知,為下一代建構堅實防護網。

花蓮縣衛生局呼籲民眾,落實安全性行為,定期接受愛滋篩檢,是守護健康的第一步。民眾可至13鄉鎮市衛生所、聯合醫學檢驗所、花蓮慈濟醫院、門諾醫院及衛生福利部花蓮醫院等進行免費匿名愛滋篩檢,網址: https://www.hlshb.gov.tw/News_Content.aspx?n=2107&s=157192,亦可透過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愛滋自我篩檢計畫」申請篩檢試劑,網址:https://hiva.cdc.gov.tw/Selftest/,如有問題可撥打免費防疫專線1922或花蓮縣衛生局防疫專線8226975洽詢。

這篇文章 花蓮縣衛生局響應U Café應援活動以行動打造友善的醫療環境 最早出現於 台灣新聞雲報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財富》世界500強出爐,蘋果遭醫療巨頭UnitedHealth超車 跌至第8。(示意圖,路透)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以「企業營收」為衡量標準的《財星》世界500強企業(Fortune Global 500)最新排行榜於週二(29日)出爐,美國零售巨頭沃爾瑪(Walmart)連續第12年穩坐榜首,而美國科技巨頭「蘋果(Apple)」慘遭醫療巨頭「聯合健康集團(UnitedHealth Group )」超車,排名跌至第8名。

《財星》29日公布世界500強企業名單,前10名企業分別為沃爾瑪、亞馬遜(Amazon)、國家電網(State Grid)、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Saudi Aramco,沙烏地阿美)、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China National Petroleum)、中國石化集團(Sinopec Group)、聯合健康集團、蘋果、CVS健康公司(CVS Health)、波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雖蘋果仍排名前10強企業內,但其排名已被UnitedHealth Group超車,後者從去年的第8名上升至第7名。

報導指出,該一變化也在今年美國500強名單中也曾發生,UnitedHealth在6月時超越蘋果,成為美國企業中的第3名。

不過儘管蘋果在世界500強企業排名下滑,蘋果依然被認為是全球最有價值的品牌。今年5月,蘋果被Kantar Brandz評選為全球最有價值品牌,連續4年摘下桂冠。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為打造更友善、無歧視的醫療環境,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今(2025)年再次響應「U Café應援活動」,攜手台灣愛滋病學會與愛滋病護理學會,以一杯咖啡串連醫護人員的理解與支持,共同實踐「在U世代·We Unite」的精神。透過輕鬆的互動形式,院方盼能讓醫療回歸「以人為本」的初心,打破偏見與標籤,為感染者及多元性別族群創造更安心的就醫空間。

活動當天,醫護同仁齊聚於咖啡香氣中,在名為「愛的打勾勾」的承諾畫布上,以色彩描繪自己對友善醫療的承諾與想像。這幅由第一線醫療人員共同完成的畫布,將在同志遊行等公共場合展出,象徵來自醫界的善意與接納,傳遞「We Unite,我們挺你」的堅定信念。

一杯咖啡傳遞善意         桃醫打造無歧視醫療

一杯咖啡傳遞善意 桃醫打造無歧視醫療

桃園醫院自2003年起即為愛滋病指定醫事機構,照護經驗超過22年。截至2024年底,院內照護中的感染者累積達2691人,其中93%達成病毒量測不到(U=U),顯示長期穩定治療的成效。感染科主任鄭健禹醫師指出,「零歧視」不該只是口號,而應成為每一位醫療工作者的日常態度。院方更於去年全面盤點各項服務流程,並舉辦超過23場、累計566人次的教育宣導課程,深化對愛滋醫療與多元性別議題的認識與尊重。

一杯咖啡傳遞善意 桃醫打造無歧視醫療

除了臨床照護外,桃園醫院亦積極參與預防性投藥(PrEP)公費計畫,近三年服務人次從111年的473人次,增至112年的712人次,再到113年的1217人次,成長顯著,展現醫療體系對預防端的高度投入,也呼應世界衛生組織提出「2030終結愛滋威脅」的全球目標。

一杯咖啡傳遞善意         桃醫打造無歧視醫療

一杯咖啡傳遞善意 桃醫打造無歧視醫療

感控室主任陳正斌醫師29日強調,U=U不僅是一項防治策略,更代表著對生命尊嚴的守護。他指出:「感染者不只是要活得長,更要活得好。」陳醫師引用歌曲《最浪漫的事》感性表示:「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這句歌詞,也正道出醫療人員願與感染者同行、長久陪伴的真誠承諾。桃園醫院將持續推動結合科學實證與同理心的醫療照護,讓每位病人在這裡都能感受到平等、溫暖與安心。

一杯咖啡傳遞善意         桃醫打造無歧視醫療

一杯咖啡傳遞善意 桃醫打造無歧視醫療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因應台南市29日停班停課,奇美醫療體系調整相關醫療作業;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記者劉婉君/台南報導〕因應台南市明(29)日停止上班上課,奇美醫療體系晚間宣布明日門診全日停診,奇美醫院與柳營奇美醫院部分科別將設臨時拿藥診。

位於永康區的奇美醫院,明天門診全日停診(含不孕症門診)、門診手術暫停、門診檢查暫停(腸胃鏡除外),門診化療及流感/新冠疫苗施打作業暫停。

另設臨時拿藥診,上午:內科、血液腫瘤科、外科各1診 ,下午:內科1診。

門診注射室上午8時30至中午12時,急診、住院、高級健檢及洗腎相關醫療作業均照常。

柳營奇美醫院門診全日停診、健檢業務及流感/新冠疫苗施打作業暫停、門診手術照常。

設臨時拿藥診,上午:血液腫瘤科1診、胃腸肝膽科1診、外科1診。

急診、住院、洗腎、檢查、手術相關醫療作業均照常。

佳里奇美醫院門診全日停診、健檢業務及流感/新冠疫苗施打作業暫停、門診手術照常。

急診、住院及洗腎相關醫療作業均照常。

檢查室至上午12時,檢驗科及放射科檢查暫停。

奇美醫院樹林院區、奇康診所、南科診所門診全日停診 。

另外,院區交通車比照假日班次行駛,已安排好的住院、檢驗、檢查、(門診)手術、健檢及洗腎相關醫療作業,因故無法前往,於正常上班時段,依檢查單上所列之單位電話聯繫。提醒民眾注意安全,不要勉強出門。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京城東南,GE醫療北京基地的智慧工廠雖然面積只有4萬多平方米,但生產出的手術機、CT、X光機等多種高端醫療設備和探測器等零部件,供應全球100多個國家。這是「北京智造」水準的縮影,也是中國大陸醫療設備行業首家「燈塔工廠」。


在這座工廠,工人並不多。一處角落裡,不起眼的骨科手術機產線只有百米左右長,每45分鐘就可以下線一台。「別看這條產線只有20名工人,但產量相當於我們在海外的一座工廠,而海外工廠則需要兩三百名工人。」GE醫療北京影像設備製造基地總經理馮健說。






「整個流程、方案的設計,都是在中國這邊做出來的。」馮健介紹,由於僅使用十分之一的勞動力就有了更高更穩定的產出,今年海外兄弟工廠也對北京基地的這條產線有了極大興趣,計畫來這兒學習,建條類似的產線。


最近,GE醫療北京基地迎來了第3.5萬台探測器的下線,實現了量產規模與工藝精度的雙重突破。各種型號的CT機中,探測器被譽為「CT之眼」,是最核心的成像部件之一,其精度直接決定成像品質。過去,這些成像晶片需要人工調配,現在通過AI演算法就能實現智慧匹配,整個流程從過去的5小時壓縮至10分鐘。


AI加持不僅限於這一個關鍵環節,該基地用工廠積累的超過60萬次生產經驗訓練出AI質檢員,在探測器材料篩選的早期階段,就能「揪出」超90%的原材料品質問題。


「智慧製造、AI所需的資源、配套,在中國市場上掃一圈都能找到。」馮健說,智慧製造加持下,北京基地裡的每條產線都可以實現混線生產,X光機、手術機、血管機的產線都相當於GE醫療在海外的一座工廠。


「北京產」正在「惠全球」。作為GE醫療在中國大陸的第一個製造基地,北京基地已經成為其全球最大的影像設備製造基地。截至今年上半年,乳腺機、X光機、骨密度儀累計發運超2.5萬台,骨科手術機設備全球發運超2萬台,GE醫療全球銷售的CT中60%產自北京基地。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


在醫療創新的世界裡,再前衛的技術、再宏大的構想,若無法真正走入市場與臨床實踐,終將失去價值。這篇報導,就是要說明台灣如何逐步成為醫療新創跨越技術與資本之鴻溝的關鍵跳板。

跨國登場:16 組醫療新創齊聚台北,台灣成國際落地熱點

全體講者與與會者合影留念(來源:主辦單位)

2025 年 7 月 25 日,「2025 年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2025)」會期間,由比翼生醫(BE Health)、臺北醫學大學(TMU)與秀傳醫療體系(SCHS)聯手主辦的「2025 TMU x BE x SCHS Demo Day」於台北南港展覽館舉行。以「Bridge to Beyond」為題,本屆活動吸引來自 9 個國家的 16 組醫療新創團隊,橫跨 AI 診斷、數位療法、精準醫療、醫療器材等多元領域,呈現新創如何「穿越技術、資本與臨床的三重障礙」。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首次海外參與團隊數量超越台灣本地新創,來自日本、瑞士、澳洲、南非、新加坡等國,充分體現 PoC Program(Proof of Concept Program)持續攀升的國際吸引力。台灣的地理與醫療體系優勢,正讓其成為亞洲醫療創新落地與市場進入的最佳入口。

資本對接臨床:國際講者論疫後新創擴張策略

在醫療創新的世界裡,再前衛的技術、再宏大的構想,若無法真正走入市場與臨床實踐,終將失去價值。(來源:主辦單位)
在醫療創新的世界裡,再前衛的技術、再宏大的構想,若無法真正走入市場與臨床實踐,終將失去價值。(來源:主辦單位)

論壇焦點「Capital Meets Clinical: How MedTech is Scaling in a Rebounding Market」邀請來自美國、日本、台灣的四位產業要角對談疫後新創的擴張挑戰與機會。

Trinity Life Sciences 董事總經理 David Uffer 開宗明義指出:「PoC without Proof of Market is pointless.」(若無市場驗證,再多技術研發也徒勞無功)——點出醫療新創不可忽視商業化策略設計。

日本京都大學創投(Kyoto University VC)Nobuhiro Yagi 則從日本觀點切入,指出當地對「深科技醫療創新」(deep tech in healthcare)的需求正快速上升,大學創投角色愈顯關鍵,能有效串連研發、臨床與產業落地。

來自台灣證券交易所的資深經理高佩菁則強調台灣的雙重優勢:「不只是技術實證地,更是資本試驗場。」讓亞洲資本市場有更多嘗試與布局空間。

Woods Capital 合夥人 Natalie Torin 則揭示 ESG(環境、社會、治理)資本與家族辦公室近年高度關注醫療領域,預示「健康科技」(HealthTech)將成為未來影響力投資的新焦點。

媒合成果豐收:臨床與市場鏈結並進,台灣再下一城

本屆 Demo Day 現場成果良好。16 組團隊與北醫、秀傳等醫療單位洽談臨床驗證合作,具體包含:專科醫師一對一諮詢、TFDA(台灣食品藥物管理署)法規諮詢指導等;另在商業推進面,東南亞、日本市場拓展專案與國際創投媒合亦同步展開。

這場由產學醫三方合力打造的平台,不僅展示「台灣即驗證基地」的實力,也進一步奠定其為亞洲醫療創新鏈結與落地的合作樞紐地位。從實驗室走進市場,從構想到現場,這些醫療新創在台灣正邁出扎實的一步。





Source link

0 comment
0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Email